北京的老城區內的清真古寺多是明代建成的,而清代發展的多是郊區的清真寺。由于民國時期時局動蕩,新建的清真寺很少,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天橋清真寺了。
天橋禮拜寺在福長街,如今是北京市伊斯蘭教經學院,以前還被兩家小學占用,后建筑完全拆除,改為純阿拉伯式建筑。修繕后大殿變小了,但同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不同,其大殿對穆斯林群眾開放,原天橋禮拜寺的鄉老們多來此禮拜。經學院的“滿拉”(學生)輪流領拜。這座經學院是北京大部分阿訇的母校。
大殿正面的照片
大殿背面的照片
正面側拍的彩色照片
阿訇們正在誦經
初期修繕后的大殿內部照片
早期大殿內部照片
可以看出大這個寺的大殿大概是一個面闊五間,進深七間的硬山建筑;和傳統清真寺一樣座西朝東,正面高起山墻,兩側個連接了一個小六角型亭式建筑,后面連了一個大概三層的邦克樓式的建筑。整體風格是歐式,有些阿拉伯元素,極少的中式元素;只是正門連出一個三開間的類似歇山抱廈的建筑是純中式的。因開間較大起脊很高,加上后面邦克樓兩側山墻連接處采用了爬山廊裝的設計,所以整個建筑顯得異常高大。
(編輯:穆薩)